媒體中心
- 首頁
- 公司新聞
文章來源于《證券時報》
近期,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證券時報等媒體開展“我在‘十四五’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作為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與見證者,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鋼股份”)的發展歷程與轉型實踐極具代表性。
回溯歷史,1958年2月4日,經周恩來總理親筆簽發批準,南京鋼鐵廠正式開建;1999年,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9月19日,南鋼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自此開啟資本化發展新征程。南鋼股份既是鐫刻中國鋼鐵工業記憶的“老兵”,更是“十四五”時期鋼鐵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的“排頭兵”。從奠定江蘇鋼鐵工業根基的 “搖籃”,到如今中信集團先進材料板塊的核心成員,其發展軌跡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從江蘇鋼鐵搖籃到中信集團先進材料板塊成員
南鋼是國家“第二個五年計劃”戰略布局的重點鋼企。1959年,南鋼2號高爐出鐵,結束了江蘇省沒有現代化高爐煉鐵的歷史。1960年,江蘇省第一爐鋼、第一支鋼材在南鋼誕生。自此,南鋼成為了江蘇鋼鐵工業的搖籃。
今日南鋼,已成長為全球規模效益領先的中厚板生產基地及國內具有競爭力的特鋼長材生產基地。南鋼股份瞄準制造業升級和進口替代,以專用板材、特鋼長材為主導產品,聚焦研發與推廣高強度、高韌性、高疲勞性、高耐磨性、耐腐蝕、易焊接等先進鋼鐵材料,持續為國家重點項目、高端制造業提供解決方案。
2023年,南鋼股份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中信集團。南鋼與中信泰富特鋼強強聯合,成為中信打造全球化專業化特鋼版圖的核心陣地。南鋼股份全面對接中信集團先進材料戰略,積極踐行實業“星鏈”工程,進一步聚焦“精”與“特”的發展方向。
高端化驅動發展
高端化的核心是“科創驅動”。南鋼股份持續構建全球性創新網絡,聚焦前沿材料研發和人才培養,目前已與全球12個國家、82家科研院所合作。南鋼股份堅持研發投入占比連續多年超3%,2010年以來累計67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余項國家級項目落地,其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6項,這背后是“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技術理念。
具體到產品,南鋼股份聚焦“卡脖子”領域:獨家供貨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第二艘“愛達·花城號”的鋼板和型鋼,實現4—8毫米厚度鋼板公差精準控制;超低溫用9%Ni(鎳)鋼、超高強耐磨鋼板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高強度水電鋼用在白鶴灘水電站,高端核電鋼支撐“華龍一號”,高強海工板助力“藍鯨一號”可燃冰鉆井平臺——這些產品都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23)》中“新材料產業”的先進鋼鐵材料。
2024年11月,工信部發布的3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蘇南特鋼材料集群名列其中。該集群以南京市牽頭,南鋼股份為鏈主企業,承擔著為高端制造發展提供高精尖材料的重大使命。
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南鋼股份重點突破高技術、高難度項目:供貨尼日利亞20萬立方米LNG低溫儲罐用的就是南鋼股份的9%Ni鋼??肆_地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德國海上風電單樁項目,這些項目不僅是產品出口,更是中國鋼鐵技術走出去的體現,比如抗酸管線鋼國內率先通過沙特阿美認證,抗酸容器鋼通過沙特阿美認證,水電鋼供應巴基斯坦默罕曼德水電站。
從數據看,先進鋼鐵材料的“含金量”持續提升:從2019年銷量占比14%、毛利率13.72%,到2025年上半年,銷量占比已達29.77%,毛利率升至20.26%,占鋼材總毛利的46.67%,真正實現以高端產品帶動高質量效益。
智能化引領未來
2015年,南鋼股份提出“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的企業愿景。智慧生命體打造的核心是 “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加快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實數融合創新。
2021年,南鋼股份建成的智慧運營中心依托全棧式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全要素全價值鏈數據,通過“一腦三中心”(智慧運營中心為大腦,鐵區/鋼軋/能源一體化中心為支撐)實現高效管控。過去五年,南鋼股份通過數字化降低了質量成本、研發成本,提升了高端產品成材率,產業鏈協同降本效果顯著。
目前,南鋼股份進入“一切數字業務化”第二階段。企業數字化建設不再是“自己用”,而是把數字化能力對外輸出:孵化了金恒科技、鋼寶股份、鑫智鏈等子公司,為鋼鐵、礦山、環保等20多個行業提供數智化服務。

(南鋼股份智能工廠 受訪企業供圖)
為深入落實國家及中信集團“人工智能+”行動,南鋼股份2024年啟動“人工智能百景千模”計劃后,2025年聯合華為發布的“元冶·鋼鐵大模型”架構,打破了傳統“單個巨獸”模式,構建多模型、多模態的“群智能”集群,讓AI真正融入煉鐵、煉鋼、軋鋼、客戶的全流程,賦能新型工業化更好發展。
綠色化筑牢根基
南鋼股份以“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為愿景,目前已通過全流程、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是江蘇省首家且連續兩年環??冃級的“長流程鋼鐵”?,F在的南鋼股份是“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綠葉不見塵”的國家級綠色工廠。
南鋼股份確立了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積極構建“極致能效+清潔能源”雙輪驅動的能源體系。一方面,全面推廣節能新技術,持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應用節能管理系統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動鋼鐵制造向低碳、高效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加快打造綠色高效能源體系,已建成55MW光伏發電體系和裝機容量61MW/123MWh客戶側儲能項目,繼續謀劃光伏三期以及風力發電,積極開展綠電和綠證研究,不斷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推動公司能源管理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南鋼“光儲一體化低碳綠色電力系統”項目入選2025年南京市低碳應用推廣場景 受訪企業供圖)
南鋼股份以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為總體思路,實施“碳十條”行動綱要和六條技術路線,重點構建“N-ZERO”零碳三大體系,推動公司從“碳冶金”邁向“零碳冶金”,從“碳流程”轉變為“無碳流程”。探索建立一體化智慧碳管理系統,完成LCA及CBAM數字化平臺建設,構建行業碳因子庫,為產品碳足跡及CBAM應對提供基礎數據保障。
“十四五”以來,鋼鐵行業已經走向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挑戰與機遇,南鋼股份經營業績穩健,持續保持行業前列,ROE穩步提升,多年來,公司堅持回報投資者,上市以來累計實施現金分紅23次,總額超136億元,分紅比例占累計歸母凈利潤的50%以上,真正實現了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